自然科学的进步,成就了一个强大的建立在轮船和铁路基础上的美利坚合众国,也促进了海上霸主英国的对外扩张。然而,拥挤在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,却并没有因为这种科学进步而获得有效的发展。这些国家的国民被限制在土路和骑马时代所划定的国界之内,只能当一名观众看大英帝国不断在海外扩张,而自己却没有那个实力。

当时,只有俄国依然存在着某种向东扩张的倾向。俄国人修建了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,并且依靠这条铁路与日本人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。同时,它不断向东南方向推进,入侵印度与波斯,并因此惹恼了英国人。而此时,欧洲各国正面临着人口过剩的问题。人类的生活面临着重新调整的可能,就是在更为广泛的基础上重新安排各国的事务。而打造这样的基础的前提是,实现各国的联合,不管是出于自愿的还是被逼的。当然,从近代思想角度出发,各方肯定更愿意接受前一种联合,然而由于各国传统政治势力的介入,欧洲显然又开始推行后一种强权政策。

由于拿破仑三世帝国的覆灭和新德意志帝国的崛起,使得人们又将希望或担心都集中在了这种主张上面,即欧洲在德国的领导下结为一体。在36年的时间里,欧洲始终处于摇摇欲坠的和平之中,欧洲政治家都认为:德国可能成为欧洲的主宰者。自从查理曼帝国分裂之后,法国始终是妨碍德国成为欧洲霸主的主要对手。法国自知实力不足,于是便拉上俄国与自己一伙儿。而德国则尝试着与奥匈帝国(在拿破仑一世时代里就已经脱离神圣罗马帝国了)联盟,还不太成功地与意大利新王国结盟。

最开始的时候,英国仍以其一贯作风行事,对欧洲事务采用忽冷忽热的应对姿态。然而,当它发现德国海军的实力越来越强悍时,它便立即与法国、俄国结成联盟。后来,由于野心极大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过早地推行他的海外冒险政策,从而使得不仅是英国,就连日本和美国也逐渐倒向了与之对立的阵营。

于是,所有这些国家都准备武装起来,军事设备、枪炮和战舰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一年比一年高。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,各国之间火药味越来越浓,战争靠近的速度时急时缓。最终,战争还是爆发了。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对法国、俄国、塞尔维亚发起了进攻。接着,德国又开始进攻比利时,英国不甘示弱地立即参战,为比利时提供帮助,还拉拢日本成为自己的盟国。没过多久,奥斯曼土耳其加入了德国阵营。

公元1915年,意大利对奥匈帝国宣战,而保加利亚则在当年的10月成了德国的盟友。公元1916年,罗马尼亚向德国宣战,而中国和美国则在次年被迫对德国宣战。关于裁定这次大战的责任的这一问题,本书便不做细述了,我们更需注意的不是战争为什么打起来了,而是为什么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战争的爆发并对其加以制止。对于人类而言,肆意挑起战争的一小撮人固然可恨,但更令我们痛心的是:千百万的人过于“爱国”、愚昧与冷酷,以至于无法发起一个公开的、辐射面广的欧洲统一运动来阻止这场不幸。

由于此次大战的细节过于复杂,我们无法一一陈述,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:仅在数月之内,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让战争的性质彻底发生了改变。这一事实是显而易见的。物理学的发展,使人类充分认识了“力量”这一概念,人们利用这种力量冶炼钢铁、克服距离、战胜疾病。然而,人们是用其来行善还是作恶,完全取决于世界道德和政治的认知程度。战争爆发后,欧洲各国政府由于受到仇恨与猜忌的旧政策的影响,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和抵抗力。全世界都弥漫着一股战争的气息,不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,都遭受了极为重大的损失。

大战初期,德军入侵巴黎,俄军猛烈地攻击东普鲁士,双方的进攻都遭到了抵御和反抗。然后,各国开始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,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。在一段时间里,对峙的两方都固守在横贯欧洲的长长的战壕之内,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要付出极大的牺牲。双方的兵力都十分强大,数以百万计。在军队的后方,所有民众都被组织起来为前线提供粮食和军需品。各地全力以赴地为战争服务,几乎被迫停止了所有的生产活动。欧洲所有健康成年男子都被“征用”了,不是加入了陆军或海军,就是到临时工厂进行军需生产了。原来工厂的工作则由妇女替代了。大战期间,欧洲交战国半数以上的国民都转换了职业,并且还是以一种社会性的规模来实现这种根本性转移的。与此同时,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或是受到压制,或是干脆直接转向为军事服务。由于军事上的审查和强迫性的宣传活动,使得新闻失去了其原来的味道。

当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后,双方不得不转变进攻方向,对后方人员进行攻击:或空袭,或破坏粮食与军需用品的供给。此外,为了压制敌军,交战双方都开始加快武器研究的步伐,枪炮的口径和射程都有了明显的改进,毒气弹和小坦克也都开始出现在战场上。在所有的新方法中,空军的投入使用最具有革命意义,它使得战争从平面战争发展为立体战争。在以往的战争中,战斗都是发生在交战双方相接的地方;而此时的战争,则可以对任何地方进行打击。最早出现的空中武器是齐柏林飞行器,接着则是轰炸机,它们把战争从前线扩大至后方的非战斗地区。区别对待战斗人员与平民这一古老的文明战争传统被抛弃了,几乎所有人都成了攻击对象,不管他的职业是什么,如农民、裁缝、伐木工人、修房的人甚至车站和仓库也没能逃过打击。空袭的范围不断扩大,其造成的恐慌也与日俱增。

最后,欧洲的许多地区都成了敌军夜间空袭的目标和对象,像伦敦、巴黎等重要城市,几乎每晚都要遭受轰炸。高射炮不断发出可怕的怒吼声,消防车、救护车在漆黑无人的大街上疾驰而过。这一切,对老人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。

历史上,每一次大战都会引发瘟疫流行,然而这一次一直到公元1918年战争结束也没出现过疫情。事实上,在这4年的战争中,是医学有效地阻止了一般流行病的发生。不过,后来还是爆发了世界性的流行性感冒,这种流行感冒来势汹汹,并夺走了数百万人的性命。另外,战争往往会导致饥荒,这次大战中有数次驱除了饥荒的来袭,但是到了公元1918年年初时,欧洲大部分地区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饥荒。此时,全世界都出现了粮食减产的问题,因为各国的农民纷纷被招募到军中,无人耕地;加上当时潜水艇活动猖獗,各国封锁边界,使得道路不再畅通以及世界运输系统混乱,都使得粮食得不到正常的供应。各国所掌握的粮食越来越少,不得不采取定期、定量的粮食分配措施。到了战争的第四年,人们不仅要面临粮食问题,还要应对缺少衣服、房子和大部分的人生活用品问题,商业和经济异常混乱,大家都忧心忡忡的,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十分艰难。

直到公元1918年11月,这场战争才算真正结束了。而在这一年的春天,德军还不惜一切地对巴黎进行了猛攻,还差点攻陷了这座城市。战后,战争中心国终于崩溃了,它们在精力和资源上都已经耗光了。

赫伯特·乔治·威尔斯作品《世界简史》免费阅读。

相关阅读

公子强娶

丹青手

我的冥王夫君

纷纷和光

务虚笔记

史铁生

荣宝斋

都梁

螺丝人

岛田庄司